聚焦全球金融服務貿易新趨勢,本屆服貿會共邀請了143家國際國內金融組織、金融機構和企業參加金融專題展線上線下展覽展示活動,數字人民幣、區塊鏈、大數據、云計算等前沿科技都得到了精彩展示,中國再一次向全球傳遞中國金融業進一步對外開放的積極信號。
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
金融業是全球服務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服務業開放的重點領域。“金融是現代實體經濟的血脈,是現代服務業的核心組成部分,統籌好擴大開放和金融穩定與安全不僅有利于增強金融業自身的實力和競爭力,也有利于提升金融業可持續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和能力。”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在服貿會“2021中國國際金融年度論壇”上表示。
自2018年以來,我國共批準外資來華設立100多家各類銀行保險業機構,10家外資控股的證券基金管理期貨公司,6家外資企業征信評級支付清算機構。今年上半年,境外投資者增持包括股票、債券、存貸款在內的境內人民幣資產共計1.27萬億元人民幣,顯示出中國金融市場巨大吸引力。
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表示,2020年進入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增長14%,人民幣的資產吸引力不斷增強,境外投資者紛紛加大中國金融資產配置。我們將堅定不移地抓好貫徹落實,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穩步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北京市副市長殷勇認為,一年來在國家金融管理部門指導支持下,北京充分利用國家金融業開放的發展機遇和兩區建設釋放的政策紅利,在金融市場準入、資本市場開放、金融機構獲得業務資質、金融科技創新、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在疫情沖擊之下金融開放進程加速,促進了競爭效益和發展質量的提升。
數字人民幣亮眼
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具有高效快捷以及低成本優勢,有利于跨境貿易發展。目前,我國移動支付在業務量、覆蓋面上均居世界領先地位,數字人民幣給普通金融消費者帶來了全新體驗。
在服貿會展示區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數字人民幣的應用場景。買咖啡、充電樁充電、購買文創產品……服貿會現場專門開通了一條數字人民幣大道,觀眾可現場體驗數字貨幣便捷購物。
展會上,中國建設銀行展示了數字人民幣雙離線支付場景,在斷網情況下也可通過“碰一碰”購買商品。中國銀行也展示了數字人民幣可視芯片錢包的兌換和運用。外籍人士使用護照在數字人民幣自助兌換機前掃描后,可將兌換的人民幣金額寫入芯片實物錢包,以用于支付。
安全方便快捷的背后離不開技術的支持。北京中電華大電子設計有限責任公司工作人員介紹,數字人民幣硬錢包具有開立、充值、提現、同步、離線收付款等功能,具有不可重復花費、不可非法復制偽造、交易不可篡改等特性。“雙離線”可保證無網絡情況下支付正常進行,滿足地下室、停車場、山區等特殊環境下的支付需求。作為數字人民幣硬錢包的核心,安全芯片高可靠性為數字人民幣錢包的存儲和交易提供了安全保障。
為解決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機查詢健康寶不便的問題,郵儲銀行推出了疊加健康碼的數字人民幣可視卡硬錢包。“只需輕輕一掃,即可完成健康寶狀態查詢,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郵儲銀行工作人員表示。
未來,數字人民幣的應用場景將越來越貼近百姓生活。北京市金融監管局局長霍學文在服貿會“2021中國國際金融科技論壇”上介紹,北京數字人民幣冬奧全場景試點應用穩步推進,“目前,全市白名單用戶數量占全國的15%,試點場景數量占全國的20%。今年,我們要把應用場景擴展到‘100萬+’”。
科技賦能金融服務
在2021年服貿會金融服務專題展上,浙商銀行帶來了聚焦實體企業融資金融服務方案。在區塊鏈技術支撐下,浙商銀行推出池化融資平臺、應收款鏈平臺等一系列流動性服務金融創新產品,助力龍頭企業服務產業鏈上下游中小企業。比如該行攜手國家糧食交易中心服務全國中小糧商,累計提供貸款近42億元,為中小糧商短期融資提供金融解決方案。
中國人壽展示了國壽準行自助理賠小程序,針對客戶提供非接觸式線上化理賠全流程服務,構建多渠道、多場景移動理賠+快捷支付的理賠快速服務通道,解決車險行業理賠慢、理賠難的問題。國壽準行在線理賠自上線以來,網絡報案56.8萬筆,在線視頻處理案件307.9萬筆,車險視頻處理時長達1053.53萬分鐘。
北京農商銀行現場連線鳳凰鄉村游商戶“直播帶貨”,展示京郊特色農副產品。該行依托數字金融技術,建立批量化、線上化、智能化的小微展業模式,支持涉農、民營和中小微企業可持續發展。今年上半年,該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較年初增長超50%。
微眾銀行工作人員現場展示了企業金融產品微業貸。觀眾可親身體驗微業貸從申請到審批等智能流程。工作人員介紹,微業貸依托數字化、線上化服務能力,為各地小微企業提供24小時金融支持。
琳瑯滿目的金融創新產品,貼心細致的金融服務,展現出全球金融機構的嶄新面貌,讓人更加期待以數字為引領、以服務促發展的金融體驗。
本報記者 彭 江 劉 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