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5月20日電 (記者喬雪峰) 5月1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到2035年,西部地區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基本公共服務、基礎設施通達程度、人民生活水平與東部地區大體相當,努力實現不同類型地區互補發展、東西雙向開放協同并進、民族邊疆地區繁榮安全穩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意見》共分36條,其中多項工作涉及交通運輸等基礎設施領域。《意見》明確強化基礎設施和開放大通道建設,通過提高基礎設施通達度、提升重大交通工程建設水平、完善物流樞紐布局及郵遞體系,加快形成西部大開發新格局,推動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
強化基礎設施規劃建設。高基礎設施通達度、通暢性和均等化水平,推動綠色集約發展。加強橫貫東西、縱貫南北的運輸通道建設,拓展區域開發軸線。強化資源能源開發地干線通道規劃建設。加快川藏鐵路、沿江高鐵、渝昆高鐵、西(寧)成(都)鐵路等重大工程規劃建設。注重高速鐵路和普通鐵路協同發展,繼續開好多站點、低票價的“慢火車”。打通斷頭路、瓶頸路,加強出海、扶貧通道和旅游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綜合客運樞紐、貨運樞紐(物流園區)建設。完善國家物流樞紐布局,提高物流運行效率。加強航空口岸和樞紐建設,擴大樞紐機場航權,積極發展通用航空。
強化開放大通道建設。積極實施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完善北部灣港口建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港口群,加快培育現代海洋產業,積極發展向海經濟。積極發展多式聯運,加快鐵路、公路與港口、園區連接線建設。強化沿江鐵路通道運輸能力和港口集疏運體系建設。依托長江黃金水道,構建陸海聯運、空鐵聯運、中歐班列等有機結合的聯運服務模式和物流大通道。支持在西部地區建設無水港。優化中歐班列組織運營模式,加強中歐班列樞紐節點建設。進一步完善口岸、跨境運輸和信息通道等開放基礎設施,加快建設開放物流網絡和跨境郵遞體系。
積極參與和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支持新疆加快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形成西向交通樞紐和商貿物流、文化科教、醫療服務中心。支持重慶、四川、陜西發揮綜合優勢,打造內陸開放高地和開發開放樞紐。支持甘肅、陜西充分發掘歷史文化優勢,發揮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通道、節點作用。支持內蒙古深度參與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提升云南與瀾滄江—湄公河區域開放合作水平。
構建內陸多層次開放平臺。研究按程序設立成都國際鐵路港經濟開發區。鼓勵國家級開發區實行更加靈活的人事制度,引進發展優質醫療、教育、金融、物流等服務。
《意見》還指出,考慮西部地區普遍財力較為薄弱的實際,加大地方政府債券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將中央財政一般性轉移支付收入納入地方政府財政承受能力計算范疇。依法合規探索建立西部地區基礎設施領域融資風險分擔機制。加強對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項目的用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