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公布《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7個關鍵領域改革舉措旨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及其他各方面體制改革,構建更加系統完備、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此次《意見》出臺的時代背景和重大意義是什么?下一步各級政府及市場主體該如何圍繞《意見》部署相關工作?人民網財經邀請業界權威專家給予解讀。
不失時機推動改革
用改革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今年春節前夕,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加大了國內經濟下行壓力。4月17日,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會議指出,要不失時機推動改革,善于用改革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
“在這一背景下,這份《意見》系統、全面、清晰地把各個領域中改革的不足以及解決辦法提出來,顯得十分必要。”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表示,可以看出,在抗疫之際按既定步調推進重大改革的決心沒有動搖。
在商務部研究院產業國際化戰略研究所所長崔衛杰看來,《意見》的出臺是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是進一步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作用、增強經濟發展活力的迫切需要,也是適應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提升經濟發展質量的迫切需要。
專家指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與這些新形勢新要求相比,我國市場體系還不健全、市場發育還不充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沒有完全理順,還存在市場激勵不足、要素流動不暢、資源配置效率不高、微觀經濟活力不強等問題,推動高質量發展仍存在不少體制機制障礙,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堅定不移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不斷在經濟體制關鍵性基礎性重大改革上突破創新。
效率性和公平性的統一
疫情凸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越性
今年春節前夕,疫情的突然爆發,使一些重點防護物資一夜之間成為人民的生活必需品。面對市場在以人民為中心配置公共品的供給方面的失靈和市場對生產的自發性調節作用的鞭長莫及,政府及時發揮對生產要素資源配置的宏觀調控作用,第一時間統一調度重點物資增加產量,保障商品生產效率。
吉林大學教授錢智勇在一篇署名文章中寫道:“在這次戰‘疫’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將‘有形的手’和‘無形的手’結合起來,實現效率性和公平性的統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人民性充分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優越性。”
可以看到,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收益不僅體現在未來,對當前也起到正向效應。受疫情影響,我國經濟面臨不少挑戰,用制度的不斷完善抗風險,用制度的不斷完善補短板,用制度的不斷完善生穩預期顯得尤為重要。
“從理論到原則再到操作實踐,此次公布的《意見》無疑是把市場化和各項調控政策的關系更為全面地描述出來。”滕泰認為,《意見》可以說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一個階段性總結,而這個框架體系的建立也意味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正在進一步完善。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意見》的出臺也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行動綱領,將進一步推動理順政府和市場關系,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重要體制保障和動力支撐。
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
加大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從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到提出“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再到黨的十四大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從對資源配置起輔助性作用到“起基礎性作用”,再到“起決定性作用”,在這一過程中,對于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關系的認識都在不斷深化。
此次公布的《意見》中用最長篇幅闡述了創新政府管理和服務方式,要求完善政府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等職能,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進一步提高宏觀經濟治理能力。
“這意味著政府不能‘越位’去代替市場,也不能‘缺位’忽視監管。”滕泰說。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樊勇一直從事于對財政制度的研究。他表示,財政制度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加快建立現代財稅制度是適應新時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內在要求。
他表示,財稅制度應充分發揮在資源配置和社會調控方面的基礎性和原生性作用,如推進政府間事權和財權劃分,可以有效促進公共資源在橫向(地區之間)、縱向(中央與地方)的不斷優化。此外,通過深化稅制改革,尤其是包括房產稅在內的直接稅的改革,來更大程度發揮稅收的調節公平的機制,尤其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稅收這種自動穩定器作用更應得到發揮。
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綜合研究室主任、研究員趙福軍看來,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有效彌補市場失靈,《意見》在對外開放領域要加大改革開放力度;進一步對接國際高標準市場規則體系,加快國內制度規則與國際接軌;政府聚焦重點,更好發揮作用;加快探索建立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等方面都做了詳盡部署。
好的制度如何確保改革舉措有效落實?
《意見》中指出要著手從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健全改革推進機制、完善改革激勵機制三個方面確保改革舉措有效實施。
在崔衛杰看來,地方政府對于意見的落實要與自身實際相結合,特別是結合當地重點產業和經濟高質量發展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和重大訴求,堅持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制定完善的配套政策和具體實施措施,并注重改革開放措施的系統集成,充分發揮集成效應,最大限度的服務國家戰略要求和地方經濟發展。
“企業也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意見精神,提前謀劃布局。”崔衛杰表示,如《意見》明確指出要加快培育發展數據要素市場,為數據產業或者說數字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企業既要積極參與數據權屬界定、開放共享、交易流通等標準和措施的制定,又要深刻把握數字領域行業發展規律和特點,提前進行市場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