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01
2月25日,據財新報道,青海省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青海省投)在國內發行的2000萬元非公開定向發行債務融資工具(PPN)亦未能按期兌付。“18青投PPN001”于2018年2月24日由主承銷商華夏銀行包銷發行,期限一年,發行規模2000萬元,票息7%。中證鵬元資信2018年6月25日維持AA級的主體信用評級,展望穩定。該債券2019年2月23日到期,由于是周末,順延至2月25日。投實APP,情報級金融信息終端
此前,2月22日,青海省投未能如期兌付另一筆總規模3億美元、2020年到期的海外債券共計1087.5萬美元的利息,由于這只債券沒有寬限期(grace period),因此已經構成實際違約。
青海省投成為20多年來首家海外債券違約的國有企業。
PART02
近日,沈陽市遼中區政府公布《沈陽市遼中區處置閑置國有資產償還政府性債務工作方案》,經區委、區政府研究決定,開展處置閑置國有資產,利用所得收益償還政府性債務工作。
(一)償還債務范圍:政府投資項目經造價審核后,形成的已納入全口徑債務監測系統的到期和逾期債務。
(二)處置資產范圍:已建成的回遷安置房剩余房源(住房、商鋪、車庫等)和其他閑置國有經營性資產、行政事業單位辦公用房,具體以清理確定的資產清單為準
根據方案,2019年1月1日至3月31日為公開拍賣閑置資產階段。
該階段主要任務為按照償債規模,科學配置處置資產,嚴格按照國有資產處置程序,公開拍賣,拍賣所得全部上繳財政后用于償還政府性債務。《方案》要求要按整幢、整區、化零為整的原則科學打包集中處置資產,嚴格按國有資產處置規定操作。
PART03
江蘇省鎮江市正在謀劃作為地方隱性債務化解試點城市。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鎮江試點化解地方隱性債務方案的設想,總體上,則是由國開行提供化解地方隱性債務專項貸款,利率在基準左右,由鎮江市財政局下屬的資產管理公司作為承接主體,再以普通借款方式投放到轄區各平臺,主要用于置換納入隱性債務中的高成本非標,以降低成本。
根據鎮江市2019年度政府工作報告,2018年,鎮江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050億元,增長3%。江蘇省財政廳在2019年省兩會上披露的數據顯示,2018年末鎮江政府債務限額732億(一般債限額264億,專項債限額468億),余額702.17億(一般債余額241.02億,專項債余額461.15億),余額尚在限額之內。
江蘇省隱性債務化解工作推進會后,“以前要靠高息才能賣出的鎮江的地方債成為了搶手貨。”
財政部23日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全國地方政府債務余額18.3862萬億元,其中,一般債務10.9939萬億元,專項債務7.3923萬億元;政府債券18.0711萬億元,非政府債券形式存量政府債務3151億元。
2月25日,對于地方政府債務問題,銀保監會副主席王兆星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會上表示,要一城一策,根據不同城市不同地區情況,在存量增量上采取不同措施。
王兆星稱,如果債務很重,是不是有其他辦法增加償債能力,比如有些項目是不是可以進行增信,下一步地方還將進行專項債的發行,償還存量債務。他表示,監管部門將與地方政府進行配合,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化解債務存量風險,按照新的法律法規,嚴格控制新的債務增長。
除此,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在當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也指出,處置各種地方債務時,首先要看是不是合規;二是看有沒有過高超出自身承受能力。在處置過程中,要穩定大局,不允許局部爆點導致系統風險。
從2018年以來具體政策脈絡看,地方債務監管節奏有所緩和。
2018年7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有效保障在建項目資金需求”,“引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保障融資平臺公司合理融資需求”。
2018年8月18日銀保監會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信貸工作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的通知》,強調“支持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
2018年10月31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保持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8〕101號》,“加大對在建項目和補短板重大項目的金融支持力度。”“鼓勵通過發行公司信用類債券、轉為合規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市場化方式開展后續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