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逯彥萃 陳輝 孫靜
區域競爭,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河南要在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著眼未來、做大產業是關鍵。
7月10日,全省重大項目建設暨“三個一批”推進會召開,超過1.38萬億元的重大項目在同一天集中簽約、開工、投產,為我省經濟發展注入“強心劑”。
抓項目就是抓發展,我省正在以超前的眼光,把先進制造業作為主攻方向,把未來產業作為戰略機遇,全面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方向抓得準
科學謀劃是關鍵
做大產業,要從戰略高度來認識,以超前眼光來謀劃。
安陽市抓住了交通強省建設的機遇,在湯陰縣產業集聚區謀劃落地了安陽萬莊物流園。一條鐵路專用線的開通,讓這里的貨物實現從園區到歐洲只用“一次裝卸”。在企業看來,這就是多式聯運應有的樣子,不僅改變運輸方式,降低了運輸成本,更重要的是讓配套產業落地有了“底氣”。
抓住戰略機遇,乘勢而上。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搶抓中部地區崛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機遇,面向“十四五”,明確了51項重大工程,儲備重大項目6.63萬個;立足穩當前,謀劃實施年度補短板“982”工程,圍繞9個重點領域統籌推進8851個項目。
為了讓科學謀劃變成出彩現實,我省出臺了《河南省招商引資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出臺了鼓勵跨國公司設立地區總部和總部型機構的支持政策,實施了《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新設立16家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我省吸引項目落地的政策越來越給力,承載項目的平臺越來越豐富。
看準了河南的未來,看中了河南的政策,一大批產業項目把發展托付給了河南。7月10日,全省重大項目建設暨“三個一批”推進會召開的當天,西安飛宇空乘模擬器及飛機零部件生產制造項目、杭州健培科技中原總部及研發中心、中通快遞智慧物流產業園、上汽集團河南總部項目等現場簽約。
服務要到位
項目落地有速度
營商環境好,項目才能留得住。當前,我省經濟體量雖大,但是產業基礎并不強,資源集聚能力有待提升。在這樣的情況下,唯有更加優質的營商環境,才能吸引項目落地見效,在日趨激烈的區域競爭中贏得先機。
就拿鶴壁市來說,論經濟體量只能算“后進生”,但其營商環境穩居“優等生”的位置。在服務京東“亞洲一號”項目過程中,當地探索“三專協同”機制,實現了當年開工、當年建設、當年竣工、當年投入運營。也正是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讓產業項目紛至沓來。在本次“簽約一批”活動中,鶴壁與11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簽約,成為全省簽約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最多的省轄市。
今天的項目就是明天的發展。我省通過舉辦與滬蘇浙合作交流活動,利用中博會等國家級展會平臺舉辦專題招商活動,建立政府直通車、首席服務官、企業服務日等工作機制,緊盯目標企業,強化專班服務,簽約一批重大招商項目。通過下放項目審批權、強化融資保障、盤活土地要素、專班定期督導等做法,持續深化改革優化服務,為項目落地開辟綠色通道,為我省未來發展贏得機遇。
存量要盤活
產業升級有活力
抓項目謀發展,除了要激活增量,還要盤活存量,打造經濟發展“雙引擎”。
我省工業經濟總量連續數年穩居全國第5位、中西部第1位,但是傳統產業基數大,產業缺鏈短鏈斷鏈問題較為突出,如果能實現“三大改造”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勢必為高質量發展釋放不可估量的能量。
位于三門峽靈寶的中國黃金集團河南中原黃金冶煉廠,實施綠色生產,成功把冶金原料“吃干榨凈”;位于鄭州的鄭煤機,有了“黑燈工廠”之稱,實現了流水線上不上人,大數據工人搶著要。
通過綠色改造、智能改造、技術改造“三大改造”,我省示范項目越來越多,標桿企業不斷壯大,地區發展后勁十足。安鋼等一批企業排放標準達到全國先進水平,鄭州入選國家綜合型信息消費示范城市,洛陽市因技術改造工作連續3年獲得國務院“點贊”……
為了讓現有企業項目釋放活力,我省將加大對“三大改造”的投資支撐、政策引導、具體幫扶。目前,在全省實施的“萬人助萬企”活動也勢必為增強企業內生動力、發展活力和整體實力提供堅實助力。
項目為王,實干為先。我省正在打通項目簽約、開工、投產的全鏈條服務,高質量發展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