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歷史必將記住這條路。從鄭州到盧森堡,從河南到歐洲,從中原到世界,一條貿易之路越走越寬,一扇開放之門越開越大,一個內陸省份的經濟觸角伸向全球。
2017年6月1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見盧森堡首相貝泰爾時指出:“要深化雙方在‘一帶一路’建設框架內金融和產能等合作,中方支持建設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要加強文化、教育、體育等人文交流,提高人員往來便利化水平。”
牢記囑托,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交出最新答卷:截至5月底,盧森堡貨航鄭州航線今年累計執飛航班296班,貢獻貨運量5.66萬噸,同比增長39.4%,已經成為鄭州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建設的中堅力量。
“提升鄭州區域航空樞紐功能”“打造內陸高水平開放平臺”“加快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建設”……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關于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再次為河南指明方向。
疫情穩定之后,大變局呼喚大作為。走過七載歲月的鄭盧“空中絲綢之路”正展現出強大的韌性與活力。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董娉 屈曉妍
“雙貨航”架起“生命橋”
6月15日上午,一架B737-800F貨機滿載貨物從鄭州機場呼嘯而起,直飛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中原龍浩航空有限公司鄭州—馬尼拉貨運航線正式開通。
這不僅意味著“空中絲綢之路”建設又打開了一條鄭州連接東盟的航空貨運通道,更是盧森堡貨航、中原龍浩“雙貨航”優勢的再次體現。
2014年,河南航投收購盧森堡貨航35%股權,成為撬動河南民航產業發展的戰略起點。自此,盧森堡貨航作為首家落戶鄭州機場的國際一流全貨運航空公司,肩負起“貨運為先”帶動樞紐建設的歷史重任。
2019年,河南航投重組成立中原龍浩,成為鄭州機場首家本土國有基地貨運航空公司,扎根鄭州、發展樞紐、增強輻射成為中原龍浩的使命擔當。
截至6月14日,盧森堡貨航在鄭定期航班已達每周14班、國際通航點14個,航線覆蓋歐美亞三大洲近200個城市;中原龍浩開通在鄭航線14條,航線網絡覆蓋東北亞、東南亞及歐洲地區。以鄭州為樞紐,通達粵港澳大灣區和長三角城市群兩大開放前沿,連接歐洲、東亞、東南亞主要經濟體的航線網絡已具規模。
從盧森堡貨航到中原龍浩,一個以遠程洲際運輸為主,一個覆蓋周邊地區的中短程運輸,各具特色、優勢互補。
每條新航路的開通,都是“空中絲綢之路”延展出的強韌脈絡,成為河南開放坐標上的鮮明刻度。
“雙貨航”的韌性,曾為全球抗疫“雪中送炭”——
“空中絲綢之路”不斷航、不停飛,盧森堡貨航加開包機達每周29班,創開航以來最高紀錄,疫情暴發至今,持續運輸防護服、檢測試劑盒及核磁共振醫療器械等抗疫物資。盧森堡首相貝泰爾表示:“鄭盧‘空中絲綢之路’在疫情期間,已經成為盧森堡及歐洲其他地區的‘生命線’。”
從“貿易路”到“生命橋”,從物暢其流到積極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雙貨航”延伸著鄭州樞紐的意義,成為河南對外開放高闊而深遠的點睛之筆。
6月15日,中國商飛全國首個客戶培訓研究中心落戶鄭州
“河南造”填補全鏈條
6月14日,我省民航產業爆出又一重磅消息:河南航投增資控股西安飛宇航空仿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引入首家航空仿真模擬設備制造企業,填補航空產業鏈空白。
至此,河南航投七大產業板塊均已取得突破,以“空中絲綢之路”為牽引的民航產業全鏈條起飛。
有時撬動歷史車輪使其滾滾前行的,并非龐然重器,卻往往具體而微。
“航空仿真算是一個非常窄的行業。”飛宇公司總經理胡志剛說,“與大飛機比起來,我們只是航空產業中一個小眾市場。”
但這個“窄”行業,在航空產業鏈中卻不可或缺。為了保證飛機能在天上安全運行,就要有模擬機配合在地上訓練,所以有人形象地稱模擬機制造與飛機制造為“姊妹”產業。
仿真技術越好,意味著與真機的差別越小,培訓效果也就更好。據悉,目前國內的航空訓練設備資源一直處于相對緊缺狀態,高品質、高科技、高仿真的訓練設備能夠更高效地保障訓練質量,為一線輸送更多優秀乘務人才。雄厚的技術實力,讓飛宇公司在行業市場中一直占據主導地位。
根據約定,飛宇公司將盡快在鄭州建立一套完整的航空仿真技術產業鏈。“控股飛宇,意味著河南航投在細化本土航空產業鏈方面邁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河南航投董事會辦公室主任孟昭健表示。在他看來,此舉同時也能與現有的航空培訓、航空運輸等產業形成良性互動,提供強有力的設備支撐。
強兵入麾,如虎添翼。“河南造”填補航空產業鏈條,“空中絲綢之路”行穩致遠。
河南本土基地貨運航空公司中原龍浩的貨機在停機坪等待起飛
齊發力按下“通航鍵”
通用航空與運輸航空并稱為航空的“兩翼”。當一個內陸大省把渴求高質量開放的目光望向藍天,眼前徐徐展現的,是一片新業態的藍海,其中就包括通用航空。
“作為國家戰略新興產業,我省通用航空產業發展起步較早,具有一定的產業基礎和行業影響力。”河南航投通航公司總經理王震介紹,目前鄭州、安陽分別是兩個國家級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安陽還是國家首批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之一。
2020年,河南航投、安陽市政府、安陽工學院合作設立河南新絲路國際飛行學校有限公司。6月11日,一架素有“空中寶馬”之稱的西銳—20飛抵安陽。
“它是一款廣受歡迎的訓練機,能讓‘菜鳥’學員迅速上手,幫助學員在駕駛初期,練習較惡劣天氣下的飛行技術,為過渡到駕駛大型飛機做好準備。”河南新絲路國際飛行學校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海峰介紹。
《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加快發展航空經濟,爭創國家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示范省。
政策加持下,河南通用航空產業布局開始加快謀篇布局的步伐:河南航投通航公司與航空工業通飛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合資建設中部地區首家航材共享中心;與航空工業建投聯合設立“河南通用航空協同發展中心”;加強區域合作,與山西通航集團、江西航投集團建立良好合作關系……
接下來,河南航投通航公司將深度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以及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部署,推進大別山革命老區、沿黃地區通用機場前期工作,加快在省內的通航全產業鏈布局,實現民航運輸與通用航空兩翼齊飛。
空乘人員在河南航投航空培訓中心滅火訓練艙內進行訓練
“大飛機”厚植強產業
6月15日,中國商飛(鄭州)客戶培訓研究中心在河南航投航空培訓中心揭牌。這是中國商飛在全國合作設立的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客戶培訓研究中心,重點圍繞國產民機開展業務培訓和人才培養,以滿足多種機型交付和訓練需要。
“空中絲綢之路”與“大飛機”在培訓領域深度銜接,為河南航空人才培養體系帶來新的發展引擎。
未來,飛宇公司更多類型的產品,將會出現在河南航投航空培訓中心,迎來一波又一波前來培訓的“中國機長”和乘務人員。
根據河南航投與中國商飛簽署的合作備忘錄,河南航投將作為啟動用戶,向中國商飛采購50架貨運型飛機,其中25架為確認訂單。在此基礎上,雙方圍繞國產飛機的持續適航、運營支持體系建設、人才培養、國內外市場開拓、金融服務支持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中國商飛支持河南航投開展飛行員培訓、飛機租賃、飛機維修、零部件制造等航空產業項目。
雙方合作,既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方支持建設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舉措,也有利于本土航空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對加快鄭州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建設,更好服務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機遇、合作、互利、共贏,已經飛過七載的“空中絲綢之路”曾是一切的緣起。從2017年6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支持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建設,河南航投從航空運輸起步,發展到涵蓋物流貿易、航空金融、航空基礎設施建設、文化旅游等一系列產業。如今,航線密織變線為網,重大項目沿路開花,通航產業枝繁葉茂,賦能“空中絲綢之路”飛出新高度。
頭頂的航線與腳下的產業鏈相互映照,飛機引擎的轟鳴是新時代的“駝鈴”,鳴奏著一個開放大省的經濟活力與發展信心。(圖片均由河南民航發展投資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