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的基金發行市場雖然較三季度明顯降溫,但依舊有來自頭部公募旗下的爆款產品驚艷市場。繼“匯添富數字生活六個月”一日售罄后,11月18日首發的“嘉實動力先鋒”再現百億資金認購,不到半天就達到80億元募集規模上限,最終認購規模約為190億元。
不過,受市場持續調整等因素影響,除大型公募基金公司外,中小型基金公司已經在今年出現多起基金募集失敗案例。11月份以來,基金發行市場已有4只基金募集失敗,包括1只股票基金、1只混合基金、1只債券基金和1只FOF。今年以來,已有21只基金募集失敗。
21只基金發行失敗
今年新發基金的數量和規模還在持續創下新高。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1月18日,年內新成立基金數量達到1272只,總發行份額達26856.64億份,平均單只基金發行份額達到21.71億份。
對比往年,從發行數量來看,只有2016年和2019年新基金數量超過1000只;從發行份額來看,2015年基金發行份額排在第二,達到16554.62億份,2019年、2013年和2016年發行份額均突破萬億份。
按照之前的發行頻率計算,今年新基金發行份額有望突破3萬億份,遙遙領先排在第二的年份。
“今年新基金實在是太多了。”記者在一些基金投資者的討論群和論壇中,時常看到類似的感嘆。由于今年新發基金數量眾多,讓投資者在面對各類型基金的宣傳和公告時,顯得有些無從下手,但又不想錯過今年的結構性上漲行情,大部分會選擇口碑和投研實力較好的公司產品。
如此一來,頭部基金公司明星基金經理管理的新產品便成為投資者的首選,剩下的中小基金公司發行的產品只能悶頭叫苦。
今年以來共有21只基金發行失敗,其中11月份以來已有4只基金發行失敗。具體來看,大部分屬于中型和小型基金公司,比如,最新公募總規模剛破億元的國融基金等。此外,還包括一些主營業務不是發行公募基金的公司,比如,擁有公募牌照的山西證券等。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基金募集失敗并非今年才有。結合過往數據來看,基金募集失敗的管理人主要集中在中小型基金公司。今年由于權益類基金賺錢效應明顯,新發基金市場出現了多只債券型基金募集失敗的案例。此外,科技行業在上半年大熱,導致多家基金公司爭相上報相關主題基金,但在科技行業的炒作降溫后,場外觀望的資金似乎并不太愿意持有此類高風險且還有一定封閉期限的產品。
更多基金等候入場
距離年內行情收官僅剩一個多月,新基金的募集和上報工作還在推進。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正在發行的基金共有76只(份額合并計算),包括20只債券型基金、49只混合型基金、3只主動股票型基金、3只指數型基金和1只封閉式混合基金。
證監會官網顯示,截至11月13日,簡易程序審核基金中,當月已有41只基金獲得受理,包括多只滬港深ETF以及食品飲料、疫苗與生物科技、光伏產業等行業主題ETF。
對于今年公募發行的兩極分化,北京某公募業內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今年發行的新產品總量創下歷年新高,導致整體數量太多,自然會出現募集失敗案例比例增大;二是今年發行市場兩極分化過于嚴重,頭部基金公司旗下的新基金幾乎吸引了場外大部分資金。整體來看,前者屬于正常現象,而后者值得行業深思。
該人士還提及,今年的爆款基金多為頭部基金公司與占領渠道優勢的銀行聯手打造,對于基金發行市場未來的長期發展,該人士持觀望態度。
年底前還將有不少新基金陸續成立,對于接下來的投資機會,華創證券認為,中期戰術上依然看多權益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