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記者從省政府獲悉,為進一步加強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切實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作用,緩解小微企業和“三農”等普惠領域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河南省政府近日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支持小微企業和“三農”發展的實施意見》。
意見提出,要完善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加強市、縣級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建設,做優省直專業性融資擔保機構,同時充分發揮省再擔保機構作用。在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的管理上,按照“減量提質”要求,市、縣級政府原則上只保留1家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對資不抵債、失去功能的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妥善化解風險。
意見同時強調,要堅持做好主責主業,聚焦支小支農。重點支持單戶擔保金額50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和“三農”主體,支持符合條件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確保支小支農擔保業務占比達到80%以上。
為構建可持續的銀擔合作機制,意見同樣作出了工作部署。要明確風險分擔責任。由省再擔保機構牽頭推動與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總對總”合作,建立三方2∶6∶2的風險分擔機制。同時清理規范收費。除銀團貸款外,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得對小微企業貸款收取承諾費、資金管理費,嚴格限制對小微企業收取財務顧問費、咨詢費等費用。除擔保費外,政府性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不得以保證金、承諾費、咨詢費、顧問費、注冊費、資料費等名義收取費用,避免加重企業負擔。
此外,為強化落實激勵政策和監管考核制度,意見提出要建立資本金補充機制,完善代償補償機制、業務獎補機制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優化發展環境;落實屬地責任,建立完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提高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激發財政部門開展支小支農擔保業務的內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