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美藥業實控人馬興田被采取強制措施、中介機構廣發證券被“重罰”……新證券法定調加大資本市場違法犯罪懲罰力度之后,監管力度從嚴從重。7月12日晚間,中國政府網發布消息稱,國務院金融委于7月11日召開第三十六次會議,要求全面落實對資本市場違法犯罪行為“零容忍”,會議重點強調了強化民事賠償和刑事追責力度,深化退市制度改革等7項內容。
對資本市場犯罪“零容忍”
一段時間以來,由于制度建設存在短板,資本市場違法犯罪成本較低,發生了多起惡性財務造假案件。新修訂的證券法已大幅提高資本市場違法犯罪成本,監管規章制度正在不斷完善,構建了立體處罰的有力框架,證監會和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強證券執法和司法工作,堅決打擊、遏制資本市場違法犯罪活動,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權益,回應社會各方面期待。
會議認為,市場主體的誠信建設,事關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欺詐發行、財務造假等違法犯罪行為是資本市場的“毒瘤”,損害廣大投資者合法權益,危及市場秩序,制約資本市場功能的有效發揮,必須堅決、果斷、及時地加以糾正。要全面落實對資本市場違法犯罪行為“零容忍”要求,多措并舉加強和改進證券執法工作,全力維護資本市場的健康穩定和良好生態。
同一日,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當前,市場面臨的突出風險與挑戰有“部分資金違規流入房市股市,推高資產泡沫”。要深入開展市場亂象整治“回頭看”,依法嚴厲打擊資金空轉和違規套利行為。當前特別要強化資金流向監管,規范跨市場資金往來和業務合作,嚴禁銀行保險機構違規參與場外配資,嚴查亂加杠桿和投機炒作行為,防止催生資產泡沫,確保金融資源真正流向實體經濟中最需要的領域和環節。
從7月1日上證綜指站上3000點以來,短短幾個交易日內,上證綜指即在7月9日盤中摸高至3456.97點。大金融板塊中,券商、銀行、保險更是輪番領漲兩市,集體狂歡。投資者交易氛圍濃厚,北向資金亦是加速流入搶籌。這一背景下,市場上非法從事場外配資的平臺也開始出現。7月8日晚間,證監會集中曝光了319策略、鴻滿倉、168配資等258家非法場外配資平臺,并提醒投資者自覺遠離場外配資活動。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嚴查違規資金入市,為健康牛保駕護航。對于A股而言,A股短期調整,長期向上趨勢不變。“快牛并不符合廣大投資者的利益,牛市應該是有一定的上漲節奏的,而不是單邊上漲。無論是嚴查違規資金入市,還是打擊非法場外配資平臺,都不會改變A股市場牛市的趨勢,短期可能會出現一定的調整。”
依法從重從快從嚴懲處
近期,康美藥業財務造假案件就遭到了從嚴懲處,在今年5月收到證監會罰單后,7月公司實控人馬興田因涉嫌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公安機關采取了強制措施,中介機構廣發證券也在近期收到了證監會下發的行政監管措施事先告知書,擬對廣發證券采取暫停保薦機構資格6個月、暫不受理債券承銷業務有關文件12個月的監管措施。
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新證券法進一步壓實了中介機構的責任,保薦人出具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的保薦書,或者不履行其他法定職責的,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沒收業務收入,并處以業務收入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業務收入或者業務收入不足100萬元的,處以1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并處暫停或者撤銷保薦業務許可。
強化刑事追責力度
會議明確指出強化民事賠償和刑事追責力度,要加快新修訂的證券法實施細則落地,對典型重大、社會影響惡劣的個案,依法及時啟動“集體訴訟”。
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王智斌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國際成熟資本市場均采用“集體訴訟”機制,如今為有效保障投資者的民事賠償權利,我國新證券法創設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證券集體訴訟制度,規定投資者保護機構可以作為訴訟代表人,按照“默示加入,明示退出”原則,參加證券民事賠償訴訟。“該項訴訟制度有望進一步提高對惡性違法行為的綜合處罰力度,在未來的證券民事賠償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中發揮重要作用。”王智斌如是說。
深化退市制度改革
“深化退市制度改革,進一步完善退市標準,簡化退市程序,強化退市監管力度,嚴格執行退市制度,形成‘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市場化、常態化退出機制。”也是此次會議的重中之重。
資深投融資專家許小恒對此表示,此前上市難和退市難并存,市場的入口阻塞成“堰塞湖”,阻礙市場逐步發展成熟。近幾年,退市逐漸常態化。深化退市制度改革、常態化退出機制將進一步發揮優勝劣汰、提高上市公司經營效率、保障上市公司財務信息質量。
會議還指出,配合立法機關加快刑法修改等工作進度,進一步完善懲戒違法犯罪行為的法律制度,提高刑罰力度。
此外,完善符合資本市場發展需要、有中國特色的證券執法體制機制,加強行政執法基礎制度建設,統一執法標準,規范執法行為,提高執法效率,強化專門的執法力量。
證監會牽頭協調工作小組
會議指出,證監會會同相關部門建立“打擊資本市場違法活動協調工作小組”,形成打擊資本市場違法活動合力,共同維護資本市場健康穩定。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委亦表示,加強輿論引導,多渠道、多平臺強化對重點案件的執法宣傳,向市場傳遞“零容忍”的鮮明信號,充分發揮典型案件查處的警示、教育功能,推動形成崇法守信的良好市場生態和文化。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金融委近來對資本市場違法犯罪行為頻頻發聲,目的在于加強資本市場投資者保護,非常具有現實意義。“打擊資本市場違法犯行為,首先要提高其違法違規成本,違法犯罪成本不高,違法行為就容易泛濫,預計未來監管層對資本市場違法犯行為的打擊力度會越來越大,巨額罰款、高額賠償等或將成為證券市場執法的新常態。”宋清輝如是說。北京商報記者 馬換換 高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