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克服國有企業“吃大鍋飯”的弊端,走出發展困境,洛鉬集團先后完成兩次“混合所有制”改革,由國有獨資轉型為“政府引導、民營主導、股份制架構”的“混合所有制企業”,激活了內生動力和活力,實行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推進“三大改造”,完成A+H兩地上市,實施國內優化、海外并購雙線戰略,由一家地方小型國企一躍成為位居全球前列的礦業資源跨國公司。洛鉬模式證明:混改是實現不斷跨越的制度根本。
洛陽欒川鉬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洛鉬集團)曾經是欒川縣從事鉬礦開采提煉的中小型國有企業,由于機制不活、市場狹小、副業較多等,導致虧損嚴重、負債累累、瀕臨倒閉。當地政府承借國企改革攻堅的政策東風,主動作為,引入有責任擔當、有雄厚資本、有理想抱負、有市場經驗的上海鴻商產業控股集團(簡稱上海鴻商)作為戰略合作伙伴,經過2003年和2012年兩次“混合所有制”改革,由國有獨資轉型為“政府引導、民營主導、股份制架構”的混合所有制跨國公司。
“兩次混改”激發了洛鉬集團跨越發展的內生動力,實現了“市場化、國際化”戰略轉型。在上海鴻商的主導下,大刀闊斧推進企業內部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推進“三大改造”,完成A+H兩地上市,形成低成本核心優勢,推進“國內優化、海外并購”雙線戰略布局,產業布局由洛陽擴展到新疆和境外的澳洲、巴西、剛果(金)等地,重點產品由鉬單一產品擴展到銅、鈷、鎢、鈮、金、磷等相互關聯的多元產品,成為全球鉬前五大、鎢第一大、鈷鈮第二大生產商,中國前兩大銅生產商,巴西第二大磷肥生產商,在全球同業市場處于舉足輕重的主導地位,發展勢頭強勁,發展前景廣闊。
“兩次混改”為洛鉬集團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實現了高速擴張、彎道超車、持續跨越。2003年-2017年,主營收入增長52倍、利潤增長347倍、總資產增長100倍、總凈資產增長162倍,國有凈資產增長39倍。2018年前三季度主營收入200.84億元,同比增加13.43%;實現歸母凈利潤41.37億元,同比增長155.92%,盈利水平位居全國有色行業上市公司和河南省上市公司第一名。綜合實力名列2018《財富》中國500強企業第306位,已成為位居全球前列的礦業資源跨國公司,未來戰略目標是進入全球礦業公司前五位。
洛鉬集團“兩次混改”實現“市場化國際化”騰飛是一個奇跡,成為我省乃至全國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典范。
洛鉬集團兩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做法及成效
為了克服洛鉬集團“吃大鍋飯、股權責任不清、決策遲緩、效率低下、包袱沉重、市場競爭力低、虧損嚴重、難以為繼”的困境,當地政府解放思想,痛下決心引入市場競爭機制,積極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出一條跨越發展之路。
2003年啟動第一次混改:“國資控股、民資參股、規模化跨越發展”。(1)不適應市場競爭環境而陷入困境。1996-2002年間,受亞洲金融危機影響,國際礦業發展環境惡化,國內外鉬價低迷,洛鉬集團處在半停產狀態,當時6000名職工有一半放假,拖欠養老保險金5000多萬元,虧損嚴重,瀕臨倒閉。(2)引進上海鴻商推進混改。2003年,為了擺脫發展困境,當地政府審時度勢,決定通過混改促使洛鉬集團走出低谷。國內鉬業龍頭和多家投資機構只愿意零價兼并洛鉬集團,最終上海鴻商在多輪競標中以最高出價勝出。上海鴻商注資近2億元,持股49%,為洛鉬集團第二大股東;當地政府國有股權51%,為第一大股東。(3)混改促使洛鉬集團走上了科學管理的軌道。混改之后立即推進體制機制轉換,打破鐵飯碗,投入近1億元完成約5000名職工身份置換,職工身份由全民所有制改為合同制,建立總經理負責制和層層承包經營責任制,初步建立了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剝離非核心產業,將10個輔助單位分離出去,精干了主體,輕裝前進。(4)混改使洛鉬集團實現第一次大跨越。混改之后利用上海鴻商引入的增量資本,加快采選規模化擴建,引進新技術和新設備,至2006年,洛鉬集團總采選礦能力達到30000噸/日,鉬鐵冶煉能力30000噸/年。2005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36.7億元,利潤總額14.8億元;2006年銷售收入38.2億元,利潤總額24.5億元,洛鉬集團迎來了新一輪的跨越發展。
2012年啟動第二次混改:“國資參股、民資控股、國際化跨越發展”。(1)金融危機環境下的原有體制弊端再次顯現。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導致市場再次持續下行,洛鉬集團經營進入低谷,業績受市場波動的影響忽高忽低,抵御市場風險能力較弱。戰略不清、機構臃腫、效率不高等體制問題依然存在,公司治理結構并沒有從國企中脫胎換骨。2009年-2012年,公司盈利大幅下滑,其中2009年利潤同比下降70%。(2)推進第二次混改。為了擺脫困境,增強市場競爭力,提高抵御風險能力,2012年當地政府決定對洛鉬集團實施二次混改,鑒于上海鴻商良好的政治意識、專業水平、經營操守、業績表現、理想抱負,經過三顧茅廬請上海鴻商出任大股東,主導公司經營。上海鴻商通過市場化方式增持洛鉬股份至36.01%,成為第一大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國有股權35.01%,退居第二大股東,由此完成由國資控股向民資控股的體制機制轉換。(3)二次混改實現徹底“市場化”轉型:國企體制轉換為民企體制。在上海鴻商的主導下,公司大刀闊斧地推進“市場化”改革,建立市場化經營管理體制機制,推行低成本戰略;干部管理權由上海鴻商主導,全部辭去國有干部序列,重新競聘上崗,打破“官本位、終身制”,按業績用干部,能上能下,定崗定員定責,績效考核,精簡機構,精簡人員。加強黨委領導和紀委監督,正風肅紀,堵死跑冒滴漏,每年減少損失上千萬元。剝離了輔助不良資產和非核心無效低效資產。完善了法人治理結構,優化了資產負債結構。以低成本運營為目標,推行全面預算管理。推進“國內優化、海外并購”的雙線戰略,實現資產、收入、利潤的多元化,提高抵御市場波動風險的能力。(4)混改使洛鉬成長為行業龍頭。“二次混改”后的第一年(2013年),主要產品鉬鐵市場價格出現大幅下跌,全國有色金屬企業效益普遍下滑50%到60%,但在如此嚴峻的市場形勢下,洛鉬集團通過狠抓管理消化了2億多的市場減利,“風景這邊獨好”,在國內同行業獨占鰲頭,實現歸母凈利潤11.74億元,上繳稅金10.13億元。洛鉬集團依靠混改紅利,持續逆勢上揚,彰顯出混改的巨大成功,也為后續實施海外并購戰略掃清障礙,健全機制,夯實根基。
兩次混改促進A+H兩地上市和多元化擴張發展(由區域小型國企轉型為全國行業龍頭企業)。(1)戰略轉型需要資本市場。為了推進“擴大規模、綜合開發、做大做強”戰略,必須克服資本不足的短板,洛鉬集團果斷決定挺進資本市場,撬開不斷跨越的大門。(2)2007年實現H股上市。2003年第一次混改為上市奠定了制度基礎,洛鉬集團于2007年4月26日在香港H股主板上市,上市工作只用了短短313天的時間便取得了圓滿成功,創下了香港聯交所的歷史新紀錄,募集81億元港幣,是河南省上市企業中募集資金最多的一家。香港上市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促進洛鉬集團現代化管理上了一個新臺階,為后續國際化并購奠定了基礎。(3)2012年實現A股上市。2012年第二次混改為回歸A股上市奠定了堅實基礎,經過努力2012年成功登陸上交所,正式回歸A股,成為國內有色行業屈指可數的A+H兩地上市公司。A股上市募集資金6億元后,公司先后在國內資本市場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和非公開發行股份,A股上市至今累計在國內資本市場募集資金達235億元,是河南省上市企業中募集資金最多的一家。(4)上市推動了產品多元化布局和規模化擴張。公司利用資本市場融資,快速布局白鎢回收產業,建成了30000噸/日鉬鎢采選配套及APT仲鎢酸銨的生產布局,為應對2008年金融危機后的行業寒冬做好了準備。洛鉬集團在境內擁有3座大型鉬礦,鉬資源金屬儲量超過161萬噸,鎢資源金屬儲量約46萬噸。
兩次混改促進國際化擴張發展(由地方小型國企轉型為礦業資源跨國公司)。“兩次混改”為洛鉬集團國際化擴張奠定了制度基礎,兩次上市為洛鉬集團海外并購準備了充足的資本“彈藥”。(1)抓住行業周期低點的歷史機遇,實現并購擴張。2007年成立海外并購小組,組建全球頂尖的財務團隊和法務團隊,從歐美大公司高薪聘請專業人員和中介機構,制定并購戰略,潛心跟蹤研判市場,積累資本實力,耐心等待并尋找并購良機。2013年以來,把握住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下降的周期谷底,累計投資60多億美元先后成功完成澳洲銅金礦、巴西鈮磷礦、剛果(金)銅鈷礦并購。其中,2013年12月以8.2億美元成功從力拓集團手中購買澳洲北帕克斯銅金礦80%的權益;2016年4月27日以15億美元收購英美資源所屬的巴西鈮、磷業務;2016年5月9日以26.5億美元收購自由港集團所屬的剛果(金)TFM銅鈷礦56%的權益,2017年4月獲得了TFM另外的24%權益,最終持有80%的權益。被譽為有色金屬行業最大海外并購項目、年度并購交易、“十大新聞”之一。(2)開辟金屬貿易新領域,國際化水平再上新臺階。目前公司正在推進對瑞士路易達孚金屬公司(現更名為IXM公司)100%權益的收購。IXM是從事基本金屬和貴金屬原料及精煉金屬的貿易公司,是全球第三大金屬貿易商,收購完成后,洛鉬集團將成為一家收入過千億、資產過千億、市值過千億的“三個千億”集團。(3)強化海內外資產協同整合,發展成為國際行業龍頭。洛鉬集團從國內和國際礦業巨頭聘請一流管理和技術專家,組建新的高管團隊,加強海外資產管理,同時將國內低成本理念和中國元素灌輸到海外板塊,并將國際先進的管理經驗根植到境內板塊,不斷加強國內外板塊間技術交流和管理分享。2018年前三季度,海外板塊實現營業收入162億元,占集團總營業收入的81%,海外板塊歸母凈利潤25.29億元,占集團歸母凈利潤的61%,海外板塊已經成為集團營收和利潤的重要來源,洛鉬集團成長為名符其實的跨國公司。
洛鉬集團混改實現國際化騰飛的經驗
洛鉬集團通過“兩次混改”實現了規模化、國際化、現代化的跨越騰飛,洛鉬模式是在“市場化”改革、工業化城鎮化、經濟全球化、中國崛起加速推進的大時代背景下探索出來的,洛鉬模式和經驗彌足珍貴,值得總結借鑒。
混改是實現跨越發展的制度基礎和根本。(1)堅持政府主導混改。洛鉬集團不斷跨越發展的動力來自于兩次混合所有制改革,混改優化了資本結構,擴張了資本實力,引入了戰略投資者,注入了民營機制,效率優先,內生動力強勁,使國有背景、民營機制和市場效率等多重優勢得到完美施展,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改革目標完美實現。(2)堅持讓有擔當的戰略投資者引領發展。洛鉬集團混改成功的關鍵是引入了上海鴻商戰略投資伙伴,肩膀硬、做事正、敢擔當、擅長資本運作和國際化運營,帶領洛鉬集團占領全球礦業制高點。上海鴻商并非普通的民營投資機構,不是僅僅為了投資逐利,而是具有強烈的礦業報國情懷和理想宏圖,持之以恒地致力于將洛鉬集團打造成中國礦業走向國際舞臺的標桿,提升中國礦業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話語權和影響力。(3)堅持推進管理現代化。建立現代管理體系,強化以財務為核心的市場化運營模式,打破大鍋飯,唯才是用,薪酬體系市場化,嚴格風險管控,正風肅紀,堵塞漏洞。(4)堅持自主決策并高效執行。在民營機制的主導下,洛鉬集團的融資或者并購直接由公司股東大會、董事會等機構作出決策,效率大大提高,屢屢贏得先機。2013年收購澳洲銅金礦項目僅用4個月便完成各項審批,剛果(金)和巴西兩個收購項目僅用了半年時間,創造了多項跨境并購速度最快紀錄。(5)堅持追求卓越發展目標。洛鉬集團積極踐行“五大”新發展理念,持續推進自我革命,不斷提升發展戰略目標,公司的愿景是“成為一家有影響力受人尊敬的國際化資源公司”,成為實現中國夢的全球資源提供者、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積極參與者、創新發展和綠色發展的忠誠踐行者。(6)堅持黨建引領和文化奠基。各個時期市場下行以及企業機制變化帶來職工思想巨大波動,以洛鉬黨委為政治核心的企業管理層,在每一次轉型發展中勇于擔當,堅韌不拔,全體員工與社會各方形成利益共同體,形成企業跨越發展的強大合力。加強中西文化融合和理念協同,塑造“全球視野、國際一流、中國性格”的企業文化,資方有抱負,員工有信仰,企業有力量。(7)堅持高標準踐行社會責任。洛鉬集團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積極依法足額納稅,2003年至2018年上繳稅金總額156.05億元,其中2018年在洛陽地區繳納稅收12.78億元,同比增加3.81億元。始終不忘初心,積極參加社會慈善活動,用實際行動回饋社會。從2014年以來,公司連續每年為欒川縣脫貧攻堅捐款1700萬元,2018年追加至4000萬元。近年來公司已累計為公益慈善事業捐款超2億元,被評為“河南省社會扶貧先進單位”。
上市是實現跨越發展的“助推器”。(1)利用上市獲得強大的融資能力。獲取資本市場支撐是擴張發展的基礎。依托上海鴻商豐富的資本運作經驗,構建強大的融資體系。截至目前,利用資本市場及債券市場融資金額累計超過400億元,其中在2017年完成的180億元定增,超額認購2.15倍,有效認購資金高達387億元,這是國內資本市場近年來最大規模的融資之一,彰顯出資本市場對公司的高度認可;2018年11月份獲得了中國銀行134億元的綜合授信。完成每一次海外并購后都能及時配套完成信貸融資,資金迅速得到補充,負債率降至50%左右,資金鏈充足,財務狀況穩健。(2)利用資本優勢實現國內國際擴張發展。洛鉬集團緊緊抓住國家政策及市場利好的歷史機遇,抓住2003年后鉬市場走高的有利時機,迅速擴大產能,建成了國內一流水平的萬噸選廠和5000噸/日選礦廠,完成30000噸/日鉬鎢采選配套及APT的生產布局,成為境內利潤來源的重要支柱。在2008年金融危機鉬跌破成本價后白鎢板塊快速崛起,貢獻較強的現金流和盈利水平。抓住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機遇,果斷實施海外并購,剛果(金)、巴西兩項被列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辦公室重點支持項目。(3)利用上市推動了資本運營和管理規范。兩次上市為企業跨越發展提供了更高平臺,成功實現了由生產經營企業向產融結合的資本運營型企業的轉變,上市后嚴格按照香港和上海兩大證券市場的要求規范自己的經營管理,提升了公司的整體素質,視野更加開闊,目標更加遠大,經營更加國際化。
海外并購是實現跨國公司跨越發展的必由之路。(1)實施海外并購國際化戰略。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兩種市場是實現跨越發展的必然。在全球市場上對資源的爭奪異常激烈,誰擁有資源,誰就擁有話語權、占領競爭制高點、獲取高額利潤。洛鉬集團臥薪嘗膽,十年前就確立了國際化發展戰略,并堅持不懈地積累力量,等待時機,精準發力,通過海外并購一舉成為特征鮮明、競爭力強的跨國公司。(2)實施逆周期精準并購。在國際大宗金屬市場下行的周期低谷果斷實施海外并購,特別是2016年前后市場進入谷底,國際銅價較高位下降近50%,鈮鐵下降近20%,鈷價格下降近70%,洛鉬集團抓住機遇果斷出手,成功戰勝眾多競爭者,從力拓、英美資源以及自由港等國際頂尖的礦業巨頭手中“搶得”優質資源,小公司“吃掉”大資源,逆周期完成高品質收購。快速完成兩筆并購后,鈷銅價格便直線暴漲,2017年鈷價翻了一番,銅價漲了30%。2017年公司業績增加了兩倍以上,利潤擴大了近3倍。
低成本戰略是實現“內涵式擴張”跨越發展的核心優勢。低成本是實現高收益的前提條件,洛鉬集團長期堅持不懈地推進“三去一降一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低成本戰略,從“混改”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和低成本并購優質資源“三條戰線”打造獨特的低成本核心優勢,探索出了“低成本、高盈利”的持續發展模式。(1)通過“混改”加強管理降成本。企業管理是降成本的制度基礎。公司通過混改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建立起一整套適應市場化發展的卓越管理制度,苦練內功,向內挖潛。(2)通過技術創新降成本。技術創新是降成本的重要物質基礎。公司充分挖掘伴生礦生產優勢,通過技術手段,成功從鉬礦伴生礦中回收白鎢、銅等元素,實現資源效益最大化。通過實施自動化和智能化改造,建成了數字化礦山和智能化選礦廠,提高效率和質量,降低了成本,鉬精礦產品的平均品位從原來的47%提高到53%;通過實施信息化技術,建立ERP管理信息化系統,提高經營管理和決策效率;通過技術攻關,鉬、鎢、銅等選礦技術不斷提升,白鎢回收率由40%提高到78%以上,銅回收率由30%提高到50%,生產所需的藥劑材料大幅度降低。(3)通過并購優質資源降成本。資源稟賦決定開采冶煉的成本收益比例,持續低成本并購優質資源是確保低成本高收益的基礎條件。公司確定海外并購對象的第一要求就是品位高的礦產,近年并購的海外資源均為世界級、長壽命、高品位、低成本的最優質資源。其中,澳洲北帕克斯銅金礦為澳大利亞第四大在產銅礦,擁有獨特的資源稟賦,采取自然崩落開采法,全球唯一100%自動化井下采礦;剛果(金)TFM銅鈷礦全球領先,已探明礦石資源量831.5百萬噸,其銅礦品位超過4%,是國內銅礦的近10倍,鈷礦平均品位0.28%,位列全球前列;巴西鈮礦和磷礦資源儲量豐富、品質優良,已探明磷礦石資源量459.2百萬噸,平均品位11.29%,鈮礦石資源量559.3百萬噸,平均品位0.4%。總之,低成本戰略為洛鉬集團帶來了高速增長,在多年市場低迷、業內企業效益大幅下滑甚至虧損的背景下,公司逆勢上揚,成為業內最具競爭力的礦業公司。
專注主業、科技引領是實現跨越發展的動力。(1)強化主業優勢。公司深諳礦業發展邏輯,多年來堅持深耕礦業,專注主業,心無旁騖發展核心礦業,從不盲目跟風涉足沒有技術、人才、市場等優勢的其他產業,穩中求進,專業和專注的精神成就了洛鉬集團縱橫馳騁在礦業巔峰的奇跡,見證了上海鴻商主導下洛鉬的商業智慧。(2)強化創新驅動。創新驅動是低成本優勢的重要依托。洛鉬集團大力實施智能化改造、綠色化改造和企業技術改造等“三大改造”,占領創新驅動、綠色發展制高點。在環保攻堅的嚴峻形勢下,大量業內企業因環保不達標而停產整頓,而由于洛鉬集團安全環保合規達標,依舊可以穩健生產,并因此獲利頗豐。先后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工業大獎提名獎、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科技進步一等獎等10余項省部級以上獎勵,建成1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個省級技術中心、1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正在創建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產學研合作創新示范企業、創新龍頭企業。在《福布斯》2018全球100家最具創新能力的企業中排名第43位。
啟示與建議
搞活國有企業事關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洛鉬集團“兩次混改”實現騰飛的典型經驗給予我們很多啟迪,值得各地借鑒。
第一,混改是國企“市場化”轉型發展的突破口。混合所有制經濟有利于國有資本放大功能,有利于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是國企市場化的最佳實現形式。堅定不移地、積極穩妥地加快推進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國資控股參股的比例上,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基本原則,對充分競爭的行業領域,鼓勵社會資本戰略投資者擔當第一大股東,國資以退為進保持第二大股東地位,建立“國資引導、民資主導”的市場化體制機制,由國企體制轉型為民企體制。
第二,引入戰略投資者是混改成功的關鍵。堅持“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的基本原則,在全國全球范圍內尋找戰略投資者參與混改,關鍵是引入具有綜合實力、專業水平、職業精神、理想抱負的長期戰略投資者,推動國企市場化國際化現代化轉型升級。
第三,上市是混改的升級版和跨越發展的加速器。上市是企業突破資本瓶頸約束的重要工具,是國企混改的升級版和跨越發展的加速器。堅持轉型升級原則,加快推進混改上市,暢通融資渠道,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實施創新驅動、低成本、國際化等戰略,加快國企成長為跨國公司和行業龍頭。
第四,政策環境是混改成功的重要孵化條件。堅持放開、放手、放活原則,全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放管服改革,免費降稅,實施配套扶持政策,營造“清、親”政商關系,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堅持一企一策,切實解決企業困難,建設創新創業型一流的企業家隊伍。